离开邓州之前,邵树德力排众议,带着亲兵去了一趟唐州。
其实也没什么,主要是为了让威胜军将士们知道还有自己这么一号人存在。
折宗本还安排了一场讲武。
看得出来是他手下比较能打的队伍,对抗中规中矩,也还不错。
威胜军,终究是有几分实力的。再给他们一些时间,在战火下反复锤炼,应该可以媲美朔方主力衙军了。
离开之前,邵树德与折宗本谈到了比较敏感的凤翔镇的问题。
这次是折宗本主动提起的。
在看到邵树德决定增加南线资源投入后,他想从凤翔镇调人过来,扩编手下的部队。
毕竟,当初他也就带了七千凤翔兵南下,折家力量的大头,还在凤翔一府四州。
“我欲调岐兵五千至唐州。另者,再去关北之麟、胜、银、绥募兵五千,组建威胜军右厢,反攻汝、蔡。”折宗本说道。
“外舅,虽说我会发数万百姓过来,但等他们站稳脚跟并产出钱粮需要时间,短则一年,慢则两三年。扩军之后,如何养呢?”邵树德问道。
“杜洪既来降,自然要上供。这部分钱帛,养个一两万军士应没什么问题吧?”
折宗本提的倒也是个解决方案。
邵树德沉吟了一会,觉得现阶段南阳还是得靠折家军,他坐镇河中那么远的地方,也无法遥控指挥,必然要给予一人全权,于是点头同意了,道:“便这么办吧。”
其实,比起威胜军扩编,他更在意的是凤翔镇的问题。
不消多说,唐邓随的实力完全无法和凤翔镇比。折家镇凤翔多年,已经将其经营为自己的地盘。但考虑到邵树德在关中削藩的大背景,这一府四州之地就很扎眼了。
但以如今的形势,贸然动手只会与折家产生裂痕,这是邵树德不愿看到的。
日后如何让折家移镇,还得好好想个方案。
看完讲武后,邵树德给在场的三千多军士发了赏赐,第一次在威胜军将士心中留下了点印象。
正月十五,他回到了穰县,随后全军南下,与二十三日抵达了襄阳城西的汉阴驿。
“拜见夏王。”赵匡凝恭恭敬敬地行礼。
身后一众襄阳将佐也纷纷行礼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来襄阳。”邵树德笑道:“也是第一次见到襄镇英才,果然不凡。”
众人凑趣笑了几声。
随口勉励了几句,并与几个主要官员交谈后,邵树德将赵匡凝请到了里间。
“杜洪已投顺,你既得复州,便停手吧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我知道你手下兵太多,养不活,没关系,接下来我要攻申、光二州,让你的人也出动吧。”
赵匡凝并不意外,很显然他已经收到了风声,毕竟人家先找的赵匡璘。
“大王委何人为帅?”
“天雄军副使牛礼。”
“我镇出兵几何?”
“出一万人吧,至少五千衙军,开往邓州。”
赵匡凝一怔,不是攻申、光二州么?
“你的人去邓州接替天雄军,守好鲁阳关一线,天雄军东调。”
赵匡凝这才明白,同时仔细估算了一下。
天雄军万人、义从军八千,基本都是步卒,或许有一些折宗本支援的骑兵,但数量应该不会太多。
不过说真的,这个阵容也够了。丁会、杨师厚主力在汝、蔡,天雄军、义从军都是征战多年的老牌部队了,出其不意之下,申州还真有可能吃大亏。
只是,何时开战呢?
邵树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,因为他也在等。
没人指望一战消灭汴军主力,
现在的战略就是慢慢给汴军放血,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,最终令其崩溃。
汴军如今多个方向受敌,他们或许非常渴望决战,一战定胜负,以摆脱这种四处分兵,被人牵制的挫败感。
但在战略层面占优的夏军很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,他们更希望发挥自己的优势,稳稳地拿下敌人。
“大帅,杜洪既已来投?何不令其也出兵?”
“淮将瞿章据黄州,近在咫尺,不宜抽调杜洪的兵力,况且其人新附,便要其出兵,颇为不妥,再等等吧。”邵树德说道:“大军出动所需粮草,仔细筹备好,不得短缺。”
“遵命。”赵匡凝嘴里有些发苦。不让他发兵打杜洪,本以为可以省下些钱粮了,没想到还是得花出去,而且还是帮别人打仗,与襄阳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……
赵匡凝返回襄阳后,邵树德继续住在汉阴驿,处理公务,接见各路官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