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夷的饼茶、百花蜜、三七和井盐,被大梁贩入中原。
百夷商人在中原卖掉那些货物之后,再从中原拉走大梁盛产的丝绸、绢布、瓷器等货物,回到百夷去贩卖。
其自身消化不掉的货物,百夷商人会转手卖到其南方的真蜡、西边的西羌以及身毒等国。
那段时间两地繁荣的榷贸,曾让百夷人过上了十几年的富足生活。
也让中原从官方的税收、到百姓的收入上,得到了很多的增加。
然而好景不长,当那位大土司在与其南边的蒲甘王朝作战中,意外被流矢射杀后。
百夷陷入到了分裂状态中,原本十三个小土司谁也不服谁,使得如今的百夷大土司之位已空缺了整整五年。
这五年中,十三土司互相攻击、兼并。
经过两年的部落混战,势力较弱的六个部落土司,被其他土司干掉或是生擒。
使得百夷形成了如今这种七个土司各自为政,割据称霸的格局。
百夷自身分裂动乱,中原大梁当然不会坐视不管。
可是蛮夷之心、自古难测。
老皇帝赵喆为了不失去大梁财政的一块肉,曾想谴使劝和,让那七个部落土司停止内战、坐到一起好好谈一谈。
可惜的是,七个部落土司中,有五个根本不给赵喆面子。
三个直接杀了大梁的使节,两个擒住使节后竟敢向大梁索要赎金。
一见自家使节被杀、被掳,赵喆那叫一个怒呀!
可是他怒也白怒,大梁还真没实力,立即发兵去剿灭那五个该死的部落首领。
大梁如此之大,为何竟无力发兵、讨伐百夷呢?
原因是北方的东古、北戎一直在蠢蠢欲动,西北的大夏、西边的西羌,也是随时都可能大举犯境。
先北后南、先西后东,是赵喆登基之前,其父为大梁立下的外征准则。
这准则他有合理性,合理在于北边是强敌、南边只是一群小患。
北边和西北、西边的敌人,大梁不去打他们,他们随时都可能先动手、来揍大梁一顿。
南边的三苗,就算想闹事、也没实力跟大梁正面开打。
面对大梁的军事实力,山多地少、总人口加到一起,还不如大梁两路人口多的三苗。
最多是凭借地利、人和,跟大梁玩一玩山地躲猫猫式作战的小规模战争游戏,去刷一刷他们的存在感而已。
先北,是先打对大梁社稷真正构成威胁的。
后南,是赵喆他老爹希望扫平北疆以后,再去慢慢收拾南边那群蛮子。
然而令赵喆、令中原人未曾料到的是,陷入到分裂的百夷,却在最近两年成了大梁西南边疆的大患。
那五个敢与赵喆叫板的部落首领,在西羌人的怂恿和幕后支援下。
这两年来那是三天两头的越境劫掠物资、抢夺人口,搅得大梁西南边民几乎是没有一天能消停的过日子。
但这两年里,赵维桓和中山王等人,却一直在四方奔走、积极地想要促成北伐东古,去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儿。
从而让大梁对百夷五部,只能采取小范围狙击、用小规模战斗打疼他们,然后谴使宣抚的套路。